nEO_IMG_P_20141210_184116_HDR  

第8個習慣-從成功到卓越
作  者 | 史蒂芬‧柯維

 nEO_IMG_P_20141210_184014_HDR  
 nEO_IMG_P_20141210_184037_HDR  

了解需求,創造價值

 《第8個習慣》是柯維博士(Dr. Stephen Covey)接續全球知名著作《與成功有約》後的最新作品。我以柯維博士領導力課程台灣總代理,以及七個習慣實踐者的身分撰寫導讀,希望能夠用一種全新的角度,幫助讀者更進一步了解柯維的思想。

《第8個習慣》是《與成功有約》一書的延伸,因此筆者先將實踐七個習慣對個人影響最深的幾個方面整理如下,一方面爲《與成功有約》做一個經驗總結,同時導引讀者進入《第8個習慣》:

一、「自然法則」影響決策品質
「自然法則」的定義是「掌管人類行爲因果關係的準則」。如果每個人在做決策的時候都能覺知自己的抉擇,最終都需要面對自然法則的檢視,那麽決策的過程就較能兼顧人性及長遠性,最直接的影響是提升了個人的決策品質。

 二、「人際關係儲蓄」是「個人品牌信譽」的最佳見證
「人際關係儲蓄」的定義是「以收到存款的人認爲是存款才是存款」。若能理解人際關係存款的深層內涵,人際關係的厚實便不僅是交幾個知己朋友,而是「個人信譽品質」的最根本來源及見證。

三、「高效能的七個習慣」來自系統化的實踐
「高效能」的定義是在「正確的方向下,用最少的資源,得到最佳的結果」。能否建立高效能的習慣,關鍵在於「系統化的運用及實踐」。高效能的七個習慣圍繞著觀(See)→爲(Do)→得(Get)系統運行,所以有效。

四、「角色平衡與滿意」是經營品質的結果
大多數的人,都希望能透過七個習慣兼顧工作與家庭角色。而達到「角色平衡與滿意」的竅門,是專注於「掌握關鍵」的「品質經營」,而不是相對時間的投入。

 我個人實踐高效能七習慣的總結是,「品質」是成功之母,而雖然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但不需要用「慘痛的後遺症或代價」換來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序    大事聽從你的心
導讀   了解需求,創造價值
第一章  痛苦      
第二章  問題      
第三章  解決方案


第一部分 找到自己的心聲
第四章  尚待開發的天賦
第五章  表達你的內在聲音


第二部分  激勵他人尋找內在的聲音
第六章  真正的領導力

2-1  掌握關鍵──以身作則和探索方向
第七章  發揮影響力:扮演尾舵的角色
第八章  成為表率
第九章  贏得信任
第十章  融合心聲:尋求第三種解決方法
第十一章  同心協力:探求共同願景、價值觀和策略

2-2  執行──整合體系和充分授權
第十二章 執行的準則:調整目標和系統以獲得成效
第十三章 充分授權:釋放熱情與天賦

2-3 智慧時代
第十四章 有效執行第八個習慣
第十五章 利用心聲為他人服務二十個常見問題



做為領導者,最重要的一個特質當然是要正直誠實。如果缺乏這一點,不論是在工作團隊、足球場、軍隊還是在辦公室裡,你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



以身作則就是要養成七個習慣

 《與成功有約》的中心原則能夠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平衡、完整而且有影響力的人,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創建一個互補型的團隊。這些都是關於個人品格方面的原則。在本書中沒有足夠的篇幅探討這七個習慣,下面只是一個簡短的介紹。

習慣一:主動積極
 主動積極指的不僅僅是要採取主動行為,還包括我們應該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們有選擇的自由,這種自由是建立在原則和價值觀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情緒和條件的基礎上。積極主動的人是變化的催化劑,他們主動選擇不做受害者,不起反作用,也不埋怨其他人。

習慣二:以終為始
 不論是個人、家庭、團隊還是組織機構,當他們開始對任何或大或小、與個人或與他人有關的計畫勾勒願景時,就已經開始在塑造自己的未來了。他們不會沒有清楚目標的一天過一天,他們認同對自己來說至關重要的原則、關係和目標,並且會始終堅持。

習慣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指的是按照重要順序排列自己的任務,並且始終堅持最重要的事情最先去做。不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你的生活重點和行為動力應該是依據那些你最重視的原則,而不應該是看似最緊迫的任務和壓力。

習慣四:雙贏思維
 雙贏思維尋求的是所有互動關係中的互惠和相互尊重。這種思維的基礎是充足的機會,而不是匱乏和對抗性競爭。這種思維方式與自私自利型(我贏你輸)和殉道型(我輸你贏)的方式都不一樣,因為它思考的中心是「我們」,而不僅僅是「我」。

習慣五:知彼解己
 當我們傾聽並且試圖去理解他人而不是想要回答問題的時候,我們就開始進行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交流,開始建立一種關係了。這樣做就能夠更加自然也更加容易得到公開發言的機會和被他人理解的機會。去了解別人需要經過深思熟慮,而想要讓別人了解你則需要勇氣。能否獲得高效能就在於是否能夠平衡或者調和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習慣六:統合綜效
 統合綜效是第三種選擇方案,既不是你的方案,也不是我的,而是獨具特色、比任一方的方案都要好的第三種選擇。只有在尊重、重視甚至頌揚雙方差異的基礎上才能夠做到這一點。它的重點是要解決問題、抓住機會、平衡差異。這是一種富有創造力的合作方式,是一加一等於三、等於十一、等於一百一十一,甚至更多。

習慣七: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指的是要一直在四個基本的生活領域內不斷提升自己,這四個方面是身體、心智、情感和心靈。這個習慣能夠增加我們的能力,從而更順利的完成前面提到的獲得高效能的其他六個習慣。

七個習慣包含的原則

 先認真研究一下這些原則。正像我在前面提到過的那樣,你會注意到三個特點:第一,這些原則都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說它們是超越文化局限的,包含在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宗教和哲學中。第二,這些原則都是永恆的,它們不會改變。第三,這些原則都是毋須證明的真理。怎樣才能證明這一點呢?如同前述,我們曾經想要提出反論,但是根本就無法駁倒它們。因為就七個習慣所包含的那些原則而言,責任感、主動性、目標、正直誠實、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創造性的合作、持續性的提高與重塑,這些原則的重要性是誰也無法質疑的。這七個習慣就定義了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它們能夠為你提供可信度、道德權威和技術基礎,讓你在組織機構、家庭、社區和整個社會裡建立起自己的影響力。它們也是位居領導四項職責之首的「以身作則」的核心。領導的四項職責就是你應該怎樣去做才能夠激勵他人發現內在的聲音。

 有很多組織機構都對員工進行培訓,培養他們形成這七個習慣。受過培訓的人員都發現,如果他們能夠得到組織在結構和制度上的支援,這七個習慣在實際工作中很有用處。但是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低信任度的文化氛圍、不協調的結構和系統,都無法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支援,這使得很多人都認為這七個習慣無效。實際上,人們正是透過這種方式學習這七個習慣的,因為它們並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練習,而是實踐練習。只有當人們實踐這七個習慣的時候,才能夠真正認識並掌握它們。只在理論上掌握它們但是沒有實踐,也就等於沒有真正掌握它們。如果有了領導四項職責做?大前提,這七個習慣就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體現,它們不僅能夠成為有效培訓計畫的主要內容,而且還會上升到具有策略性意義的高度。領導者的四項職責能讓這七個習慣成為主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ndytravel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