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夠時,正是機會

想預習、複習,又想學習新事物時,總讓人不知該如何分配時間。

當你感覺時間不夠用時,正是提升職能的好機會。

做一件事,同時停止做另外一件事,也試一個經歷。

如果沒有停止做某件事,便又開始做新的事,時間當然會不夠用。

要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只有一個。

就是加快自身的處理速度,並思考如果兩件同時都要做,該怎麼辦才好。

以前複習要花上一小時,現在規定自己用三十分鐘進行高密度學習。

花一小時來完成一小時所該吸收的內容,就只是普通的學習。

用三十分鐘做原本需要花一小時的事,這才算是有進步。

「猶豫」著要先複習還是先預習,是最浪費時間的。

我們常常因為猶豫而喪失很多寶貴的時間。

所以要避免猶豫。

要避免「明明只有一小時的時間,光是猶豫就用掉了三十分鐘」,所以乾脆直接兩件都做。

先從立下目標開始,用三十分鐘來完成以前要花一小時的複習。

如果複習跟預習都個需一小時,卻把三十分鐘花在猶豫要先做哪一項時,那時間就只剩下三十分鐘。
這是效率最差的時間使用方式。
到最後,甚麼都做不好。

因此,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
如果預習需要一小時,就要立下明天用三十分鐘完成同樣工作量的目標。
這時,就多出三十分鐘來。
一小時的工作無法在三十分鐘內完成,是因為一開始就採取放棄的態度,以為昨天花了一小時,今天應該也要花一小時。
或是拖拖拉拉,遲遲不展開工作。

一旦下定決心,要在剩下時間內把兩件想做的事情都完成。
根本不用花時間去思考要做哪一件,做就是了。

當有兩件個需一小時的工作時,做兩件工作總共耗費的時間,不是兩小時。
而是一小時半。
這是我在實際工作上所發現的法則。
連續工作時,下一份工作只需花上一份工作的一半時間。
也可以維持一樣的品質和密度。
三件各需一小時的工作,如果三件分開做,會花上三小時。
如果連續做,就花不到三小時。
第一件,花一小時。
第二件,花一半時間,三十分鐘。
第三件,再花一半的時間,十五分鐘。
全部就是一小時四十五分鐘。
連續性的工作,最好不要浪費時間猶豫,應該早點做完。

但是,人就是會拖拖拉拉,遲遲不肯動手,一直在腦中想「這個應該要花一個小時吧?應該要先做哪件比較好呢?」

連續做,速度就會變快。

只要在腦海裡想著自己的速度會愈來愈快,就會成真。


向「沒時間」說再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ndytravel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